杯酒释兵权:集权于朝廷的手段,并不仅限于一顿酒席

??


杯酒释兵权:集权于朝廷的手段,并不仅限于一顿酒席

杯酒释兵权:集权于朝廷的手段 , 并不仅限于一顿酒席// //

宋朝 , 是一个矛盾的“薛定谔”朝代 。

论军事 , 宋朝简直是窝囊无比 。 他们不能打败与其并立的辽国 , 在与西夏的战争中 , 宋朝也并未赢得彻底的胜利 。 后来 , 宋朝更是被金人强占了半壁江山 , 积贫积弱之势更为尤甚 。 当元朝的蒙古骑兵降临时 , 南宋宛如一片风雨飘摇中的落叶 , 很快便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里 。

但宋朝在商业贸易、科学技术 , 文学艺术等方面 , 却又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巅峰 。 而这一切 , 则与重文轻武的习俗 , 有着极深的关系 。 而这种价值观 , 也为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 得出的结论也是截然不同 。 这便是宋朝这个“薛定谔”王朝的本质 。 而这一切 , 都要从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说起 。

根据史料记载 , 赵匡胤在继位之后 , 担心手下的大将谋反 , 于是他请老部下们喝了一杯酒 , 席间劝他们早早退休 , 回家享受余下的人生 。 这些人担心被杀害 , 于是纷纷交出了兵权 , 然后便回家享清福去了 。

身为开国皇帝 , 赵匡胤自然有着无与伦比的权威 。 但这事件的背后 , 却有着不容忽视的疑点存在:所谓“杯酒释兵权” , 真的仅仅靠一顿酒和一席话 , 就解除了大将们的兵权吗?

当然不可能 。 所谓“杯酒释兵权” , 不过是一场公开的表演而已 。 而历史学家孙健博士 , 则从多方面入手 , 为我们分析出了“杯酒释兵权”背后的种种细节 。 并将这些细节与结论 , 归纳在《识宋:他们的宋朝》一书当中 。

孙健是一位由北京师范大学 , 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培养出的博士 。 他的重点研究方向 , 是宋代政治史以及海外汉学 。 而他的这本《识宋:他们的宋朝》 , 则是他综合中外理念 , 以交叉信源为素材写下的著作 。 他对“杯酒释兵权”的解析 , 便是这本书的众多精髓内容之一 。


杯酒释兵权:集权于朝廷的手段,并不仅限于一顿酒席

杯酒释兵权:集权于朝廷的手段 , 并不仅限于一顿酒席// //

(一)五代价值观的残余

唐朝与宋朝之间 , 是战乱频繁的五代十国 。 在这个阶段里 , 各种光怪陆离的篡夺闹剧 , 时时刻刻都在上演 。

五代中的后汉帝国 , 非常倚重将军郭威 。 根据史书记载 , 后汉的皇帝因为猜忌郭威 , 最终逼反了这位手握兵权的猛将 。 最后 , 郭威消灭了后汉 , 建立起了后周 。 在他死后 , 他的义子柴荣继承了皇位 。

但在柴荣英年早逝之后 , 他年幼的儿子柴宗训继位 。 正在此时 , 手握重兵的将军赵匡胤 , 被手下的将领“黄袍加身” , 然后半推半就地占据了帝位 。 虽然有这么一番矫揉造作 , 但人人都看得出来 , 这不过是一场自导自演的大戏而已 。

这种篡夺思想的残余 , 在宋初仍然存在 。 譬如在赵匡胤死后 , 继承皇位的人 , 并非是他的任何一个儿子 , 而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 而在《宋史》中 , 对于赵匡胤死亡 。 赵光义继位这一段故事的细节 , 向来只有“太祖崩 , 帝遂即皇帝位”这么一个语焉不详的句子 。 至于赵匡胤的死因是什么 , 继位的人为什么是赵光义 , 而不是赵匡胤的儿子 , 这可就没人提了 。

不过和他们长期对立的辽国 , 可就没那么给他们留面子了 。 取材于辽国史官记录的《辽史》里 , 便毫不客气地写着:“宋主匡胤殂 , 其弟炅自立” 。 说白了 , 赵光义这个宋太宗 , 完全就是个“自立为王”的君主 。

根据孙健教授的分析 , 赵家兄弟的做法 , 无疑继承了五代价值观的残余 。 在战乱频繁的五代时期 。 如果让年幼的孩子坐上帝位 , 民众的信心会急剧下降 , 国家也势必会出现动荡 。 如果让强壮的兄弟继位 , 这种情况就不会发生 , 人们也得以享受相对安宁的生活

当然 , 身为开国之君的赵匡胤 , 看清了这背后的事实 。 当手握兵权者造成威胁时 , 帝国就永无长治久安之日 。

此时并非四分五裂的战乱时代 , 那些地方政权 , 大都被赵匡胤先后消灭 。 当国家渐渐安宁之后 , 昔日手握重兵的大将 , 不再是生死相依的中流砥柱 , 反而更像是威胁朝廷安全的隐患 。 如果他们的手下 , 也重演一遍“黄袍加身”故事 , 自己的一切努力 , 就全都要付诸东流了 。

于是 , 如何削弱这些手握重兵、坐镇一方的将领 , 便成为了一件重要的大事 。


杯酒释兵权:集权于朝廷的手段,并不仅限于一顿酒席

杯酒释兵权:集权于朝廷的手段 , 并不仅限于一顿酒席// //

(二)欲弱其将 , 先弱其兵

如果想让权力由地方回流到中央 , 这项工作要一步一步完成 。 如果操之过急 , 汉朝的“七国之乱”便是个前车之鉴 。 事实证明 , 赵匡胤出色完成了这个任务 , 他不仅成功完成了中央集权 , 而且几乎没有流血事件发生 。 而在这段历史中 , 宰相赵普无疑是居功至伟者 。

按照丞相赵普的建议 , 正确的做法是“稍夺其权” , 也就是温水煮青蛙 , 一步一步地夺走他们的权力 。 如果想要限制武将 , 就要从“兵力再分配”开始 。

宋太祖的兵力分配方式颇为精妙 。 他将国家的兵力分为两半 , 一半兵力集中于京师 , 另一半则分散于各地 , 这明显是做出了两手考虑 。 一旦地方叛乱 , 中央的大军便能以巨石压卵之势 , 将其顺利平定 。 一旦京师出现兵变 , 地方势力也可以集结起来 , 一同奔赴中央勤王 。 双方的力量可以相互制衡 , 却不会出现尾大不掉、局势失控的情况 。

当然 , 最坏的情况并未发生 。 如果京师一代真的爆发了叛乱 , 哪怕地方势力集结起来勤王 , 在这样的战乱时代 , 很难说地方的将领 , 会不会像东汉三国时期的军阀一样 , 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 而在战乱之后 , 京师地区的兵力首当其冲 , 必然会蒙受极大的损失 。 这无疑又是西周镐京之乱的重演 。

历史的每一步都精准无比 , 一旦稍有偏差 , 灭顶之灾便会骤然降临 。

在此之后 , 赵匡胤开始进一步削弱地方权力 。 乾德二年 , 他命令各州 , 将每年的财政收入送到京师 。 为了监督他们 , 赵匡胤特地沿袭了唐代的转运使制度 , 并大幅度扩大其职责范围 。 从此开始 , 财政大权便被归入朝廷 , 并被皇帝牢牢握在手中 。

当钱粮的命脉被掐住 , 士兵数量也被削减时 , 地方发生叛乱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 。 这个时候 , 赵匡胤便将下一个目标 , 锁定在了地方行政权之上 。

(三)文官集团的崛起

唐朝的节度使手握重权 , 俨然一方诸侯 , 这种制度 , 酿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 身为篡位者的赵匡胤 , 自然深知其中利害 。 如同上文所说 , 他逐步增强了转运使的职责 , 从而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 。

根据史料的记载 ,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 , 收县之权悉归于州 , 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 , 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 ”地方的县官、知州都由朝廷来委派 , 昔日节度使的权力 , 又被进一步削弱了 。

虽则如此 , 但赵匡胤仍然担心这些地方官员专权 , 进而导致新的地方势力出现 。 于是 , 朝廷又增设了通判等职务 , 让他们成为知州、知县等人的监督者 。 双方互相制衡 , 几乎将一切“天高皇帝远”的专权行为 , 统统都扼杀在了摇篮中 。

这才是“杯酒释兵权”的完全体 。 而赵匡胤与群臣的那场酒宴 , 不过是这一切活动的序幕而已 。

如果没有之后的这一系列改革 , “杯酒释兵权”根本就毫无意义 。 对于封建帝王来说 , 从实际出发获得利益 , 比从名义上取得胜利要重要得多 。

(四)“杯酒释兵权”的深远影响

在此之后 , 中央政权的势力大大加强 。 五代时期“杀伐篡夺”的闹剧 , 也就此渐渐消弭 , 进而成为了一段渐渐远去的记忆 。

为了安抚交出兵权的老兄弟 , 赵匡胤也是加以抚慰 , 并且和他们逐一结成了儿女亲家 , 以向对方传递“我不会清算你们”的信号 。 就这样 , 宋初的政治局势 , 很快稳定了下来 。 而整个社会所得到的信号 , 那便是“一切已经步入正轨” 。

当人民的心思安定下来之后 , 整个社会的经济得以迅速恢复 。 在这个新时代 , 一切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 宋朝的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 , 就此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 而这一切 , 都该归功于“杯酒释兵权” 。

但每一个硬币 , 都有着另外一面 。 在此之后 , 新任将领再无前辈们的杀伐决断之力 。 一代一代的兵将 , 渐渐变得越来越弱 。 在与外敌的对抗中 , 宋人一再落后 。 最终葬送了王朝的生命 。

无论如何 , 中央集权为后人带来了百年和平 , 并且杜绝了五代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生活 。 总体来说 , 仍然还是利大于弊 。 只不过 , 赵匡胤的改革是一座巨大的冰山 , 而史册上的“北京释兵权” , 不过是这座大冰山 , 浮在水面上的一角而已 。 唯有细致的洞察者 , 才能在语焉不详的故事背后 , 看到最终的真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