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玄机

01 欲弱其将 , 先弱其兵

如果想让权力由地方回流到中央 , 这项工作要一步一步完成 。 如果操之过急 , 汉朝的“七国之乱”便是个前车之鉴 。 事实证明 , 赵匡胤出色完成了这个任务 , 他不仅成功完成了中央集权 , 而且几乎没有流血事件发生 。 而在这段历史中 , 宰相赵普无疑是居功至伟者 。

按照丞相赵普的建议 , 正确的做法是“稍夺其权” , 也就是温水煮青蛙 , 一步一步地夺走他们的权力 。 如果想要限制武将 , 就要从“兵力再分配”开始 。


“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玄机

“杯酒释兵权”的背后 , 隐藏着巨大的玄机// //

宋太祖的兵力分配方式颇为精妙 。 他将国家的兵力分为两半 , 一半兵力集中于京师 , 另一半则分散于各地 , 这明显是做出了两手考虑 。

一旦地方叛乱 , 中央的大军便能以巨石压卵之势 , 将其顺利平定 。 一旦京师出现兵变 , 地方势力也可以集结起来 , 一同奔赴中央勤王 。 双方的力量可以相互制衡 , 却不会出现尾大不掉、局势失控的情况 。

02 最坏的情况并未发生

如果京师一代真的爆发了叛乱 , 哪怕地方势力集结起来勤王 , 在这样的战乱时代 , 很难说地方的将领 , 会不会像东汉三国时期的军阀一样 , 趁机扩大自己的势力 。 而在战乱之后 , 京师地区的兵力首当其冲 , 必然会蒙受极大的损失 。 这无疑又是西周镐京之乱的重演 。

历史的每一步都精准无比 , 一旦稍有偏差 , 灭顶之灾便会骤然降临 。


“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玄机

“杯酒释兵权”的背后 , 隐藏着巨大的玄机// //

在此之后 , 赵匡胤开始进一步削弱地方权力 。 乾德二年 , 他命令各州 , 将每年的财政收入送到京师 。 为了监督他们 , 赵匡胤特地沿袭了唐代的转运使制度 , 并大幅度扩大其职责范围 。 从此开始 , 财政大权便被归入朝廷 , 并被皇帝牢牢握在手中 。

当钱粮的命脉被掐住 , 士兵数量也被削减时 , 地方发生叛乱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 。 这个时候 , 赵匡胤便将下一个目标 , 锁定在了地方行政权之上 。

03 文官集团的崛起

唐朝的节度使手握重权 , 俨然一方诸侯 , 这种制度 , 酿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 身为篡位者的赵匡胤 , 自然深知其中利害 。 如同上文所说 , 他逐步增强了转运使的职责 , 从而削弱了节度使的权力——这仅仅是第一步而已 。

根据史料的记载 , “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 , 收县之权悉归于州 , 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 , 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 。 ”地方的县官、知州都由朝廷来委派 , 昔日节度使的权力 , 又被进一步削弱了 。

虽则如此 , 但赵匡胤仍然担心这些地方官员专权 , 进而导致新的地方势力出现 。 于是 , 朝廷又增设了通判等职务 , 让他们成为知州、知县等人的监督者 。


“杯酒释兵权”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玄机

“杯酒释兵权”的背后 , 隐藏着巨大的玄机// //

双方互相制衡 , 几乎将一切“天高皇帝远”的专权行为 , 统统都扼杀在了摇篮中 。

这才是“杯酒释兵权”的完全体 。 而赵匡胤与群臣的那场酒宴 , 不过是这一切活动的序幕而已 。

如果没有之后的这一系列改革 , “杯酒释兵权”根本就毫无意义 。 对于封建帝王来说 , 从实际出发获得利益 , 比从名义上取得胜利要重要得多 。

特邀作者:渭水徐公

新书《识宋:他们的宋朝》已全面上架 , 点击“了解更多”即可购买!

或许你还想看:

那个惊艳了你时光的少年 , 现在活成了什么样?

做到这两个字 , 你将完成99%的梦想

我有空姐陪我一起追梦 , 那么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