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看懂改变一生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易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 , 看懂改变一生


《易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看懂改变一生

《易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 , 看懂改变一生// //

时也 , 命也 。 “时”指的是时机 , 时势 。

孔子晚年读《易经》让他最有感想的就是这四个字:“时也 , 命也 。 ”时到了 , 命该去做什么就做什么 , 最后结果怎样 , 由老天决定 , 这里的“时”便是孔子提出的 。

人做事都要掌握时势和时机 。 时机不对就不要出头 。 “虎落平阳被犬欺 , 龙困浅滩被虾戏 。 ”没有时机 , 就不要盲动 , 盲动只会落得被动 。 保存实力 , 待时而动 。

人和龙一个道理 , 人要像龙一样 , 把握时机 , 做到能大能小 , 能升能隐 。 大则兴云吐雾 , 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 , 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

《周易》上说“君子藏器于身 , 待时而动 。 ”意思是君子有卓越的才能 , 超群的技能 , 不到处炫耀 。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 这话也提醒我们在默默无闻的时候要加强自身修养 , 等到时机来时 , 就要充分展露自己才华 。

懂得“时” , 就要做到守时 。 时机 , 时势是客观的 , 不是人为的 。 我们无法创造时机 , 我们能做的 , 就是等待时机 , 把握时机 。 这就是守时 。 一个守时的人 , 一定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 不会让时机白白溜走 。


《易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看懂改变一生

《易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 , 看懂改变一生// //

项羽《垓下歌》唱到:“力拔山兮气盖世 , 时不利兮锥不逝 。 骓不逝兮可奈何 , 虞姬虞姬奈若何?”即使力可拔山 , 气概过世人的项羽也有“时不利兮奈若何”的悲叹 。 回想当年 , 巨鹿之战 , 破釜沉舟 , 四面楚歌 , 十面埋伏 , 英雄也只能“时不利兮奈若何”的哀叹 , 最终乌江自刎 , 遗恨千古 。

不管“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 其核心还是一个字“时” 。 时机未到 , 则潜伏不动 , 静若处子 。 时机一到 , 则顺势而发 , 动如脱兔 。


《易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看懂改变一生

《易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 , 看懂改变一生// //

孔子最大的贡献在“时”

一般人都会认为孔子最伟大的地方是提出一个“仁”字 , 其实并不是 。 没有果仁哪里来果实 , 没有果仁这个果子 , 怎么能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所以“仁”并非孔子提出来的 , 它很早就有 。

孔子最伟大的贡献在“时” , 时间的时 。 孔子讲过“圣之时者也” 。 孔子带那么多弟子 , 最起码有七十二贤 , 所以孔子是至圣 , 不是大圣 。 慢慢的我们会了解到叫大圣 , 就变齐天大圣了 。 孔子叫至圣 , 那么接下来的孟子 , 就叫亚圣 。

孔子告诉我们 , 就算你是圣人也没办法选择时间 。 就算你是圣人 , 也只能随着时去做自己的调整 , 这叫做顺时应命 。 这样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对时非常重视 。 你无法选择你降生的年代 , 你无法选择时间 , 你能做到的 , 就是等待时 。 时辰一到 , 你没有把握住 , 时辰失掉以后 , 也只是白白的花费力气 。 这样你才懂得孔子为什么讲“时也 , 命也 。 ”


《易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看懂改变一生

《易经》中最重要的一个字 , 看懂改变一生// //

依时而动 , 依时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尽人事 , 最后还要听天命 。 时 , 是主动的 , 不是被动的 。 时配合我们 , 它主动 , 它愿意配合就配合 , 他不愿意配合就不配合 。 不如老天说下雨就下雨 , 说刮风就刮风 , 我们支配不了 。 我们能做的只有尽人事 , 听天命 。

藏道于民是孔子一生最大的贡献 , 孔子一辈子在做的就是一个字 , 叫做“藏” , 藏道于民 , 就是把道从有位置的大人藏到一般的小人 。 孔子有教无类 , 他是第一个把教育推到平民 。

人们为什么那么尊重孔子?其实是因为孔子让人们变得聪明了 , 大家应该可以感觉到 , 有了孔子之后 , 老百姓变得越来越聪明 。 由此可见 , 孔子经常讲的“时也 , 命也”并不消极 。 更加重要的是 , 你要依时而动 , 依时而做出不同的选择 。

我们读《易经》最重要的 , 就是读懂这一个“时”字 。 此一时 , 彼一时也 。 时一变 , 整个情势就都变了 。 一件事情 , 当时去做非常顺利 , 时间一拖就错过了 , 明明是好事也会拖成坏事 。 同样的道理 , 在时机没有成熟的情况下 , 硬要去做也不会成功 。

所以 , 我们中国人知道一定要守时待命 。 即使一切都准备好了 , 还是不能动 , 一定要守到那个时 。 时一到 , 马上就出动 , 自然很快就完成了 。 时没有到就动 , 别人都知道你要干什么了 , 你反而干不成事 , 就是这个道理 。

来源: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