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圈椅之名是因其靠背状如圆圈而得名 。 在宋代就有“栲栳样”之称 , 在明代的《三才图会》也有“圆椅”之称 。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

圈椅的后背和扶手一顺而下 , 不像官帽椅的靠背与扶手似有高低阶梯之分 , 所以坐在圈椅上不仅是肘部有所支撑 , 腋下臂膀也能得到依托 。 圈椅靠背基本采用圆材 , 而与靠背相连接的扶手也有“月牙扶手”的雅称 。 圈椅靠背扶手有三接和五接的造法 , 属于成为“三圈”和“五圈” 。 “三圈”可以减少两处榫卯的结合 , 但是所用的料就要比较长和大了 , 接扶手所用的榫卯是“楔钉榫” , 是比较考究的造法 。 “栲栳样”的圆靠背扶手也被应用在各式古典红木家具上 , 不仅是圈椅的变体“皇宫椅” , 圆交椅上部的靠背扶手也是如此 , 就让雅韵红木通过几例家具实例来更直观的参考一下 。 首先便是圈椅一例 。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

此椅座面独板 , 四根直腿向中心倾斜 , 穿过座屉直抵圈椅四角 , 成为圈椅稳定的支柱 , 且通过自身的圆形截面与圈椅的造型因素发生内在的联系 。 而靠背板和镰把棍都设计成曲线 , 构成圈椅在垂直方向上的衬托着力点 。 椅腿近地端 , 前、左、右三方连以双穿 , 上为直枨 , 下为罗锅枨 , 这与椅屉的劈料作法既有呼应 , 又有变化 。 而此椅的视觉中心——靠背上的如意团花的设计 , 更是起到了点睛的作用 , 以团花为中心 , 又将靠背两旁花牙子和椅腿上端的花角牙等小装饰统一起来 , 并与椅子的椅圈、靠背等相呼应 , 起到了有趣的众星捧月的烘托作用 。 此椅各部件的截面都是大小不同的圆、椭圆等截面 , 没有一处是方的 , 椅圈两端略向外转 , 作“鳝鱼头”式混圆处理 , 所有这一切 , 都丰富了以主圈为代表的圆的韵体美的设计效果 。 这是一部以圆为主旋律的优美乐章 , 是明式家具中运用变化与统一造型规律十分成功的一个案例 。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

接下来来看一例皇宫椅 , 清时为了满足宫廷家具的需求 , 清宫召集能工巧匠 , 设立了造办处 , 圈椅就是在这个造办处蜕变成华贵瑰丽的皇宫椅 。 与简约圈椅不同的是 , 皇宫椅在角牙和扶手处 , 雕饰繁纹 , 看起来更加华贵 , 更适合雍容华贵清宫廷 。

此椅是有束腰带托泥并采用了高度雕饰的圈椅 。 背板用攒框造成 , 上截雕开光镂空花纹 , 是卷草纹的变体;中截镶素板 , 任其光素;下截亮脚 , 轮廓近似倒挂的蝙蝠 。 靠背板和椅圈及椅盘相交的地方使用了四块面积较大的镂空角牙 , 加强了从正面看的装饰效果 。 扶手出头及四足马蹄以上 , 借用本来要锼剔雕的木材 , 镂雕成卷草纹 , 手法别致 。 此椅面板独板 , 前后腿足一木连做 , 选料精 , 造工细 , 雕饰多 , 但并不显得过于繁琐 , 原因是把圈椅的主要构件都展示出来 , 交代得干净利落 , 令人感到此椅不是故作堆彻 。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

《宋人春游晚归图》图中侍从肩负折叠起的交椅

我国有“第一把交椅”的说法 , 暗指某人最重要的角色 。 因为交椅是帝王贵族们的用具 , 是特殊身份的象征 , 多设在中堂显著地位 , 有凌驾四座之势 。 而圆交椅上半部的靠背扶手就形似圈椅 , 与圈椅不同的是因为可折叠 , 所以扶手以下构件就开始变化 。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

此交椅由黄花梨制就 , 靠背板微曲独板 , 上部浮雕螭龙纹 。 后退与扶手支架的转折处透雕螭龙纹 , 并辅以铜制构件 , 坐面前沿浮雕螭龙纹 , 前后腿交接处用黄铜轴钉固定 , 足下带托泥 , 两前腿间装镶铜饰脚踏 , 全器型稳重、端庄 , 可视为交椅的最基本形式 。 圆后背交椅在古代多设在中堂显着位置 , 是显示特殊身份的座具 。 明代书籍版画插图中 , 常有主角一人独坐室中 , 其余人等只能站立旁边的场面 。 俗语“第一把交椅”的说法 , 即阐明了交椅的尊贵地位 。 此椅雕工精美雅致 , 气势非凡 , 尤其在各榫卯交接处加以金属片包裹 , 具有良好的承受力 。

雅韵红木可以说一个“栲栳样”在座椅这类的家具应用到极致 , 舒适性和美观性都不在话下 , 基本形式的构件衍生出如此丰富的家具 , 不得不说古典家具文化的博大又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