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史学家狄金森带您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大不列颠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英国著名史学家狄金森带您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与古今世界》

〔英〕HT.狄金森


英国著名史学家狄金森带您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大不列颠

英国著名史学家狄金森带您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大不列颠// //

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与认识大不列颠

2017年 , 我应邀访问了东南大学 , 在该校研究生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机构的支持下 , 参与了“全球视野下的资本主义与社会发展史”研究生全英文课程 , 围绕“大不列颠与古今世界”这一主题举办了系列讲座 。 讲学过程让我感到十分愉悦 , 期间我受聘成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外籍客座教授 , 对此倍感荣幸 。 东南大学拥有一流的教学设施 , 我在那里见到的学生聪颖好学 , 他们对扩大自身知识面和提升个人能力有着极大的决心和热情 。 更令我感动的是 , 在我讲学结束后 ,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委托袁利宏博士组织团队将我的系列讲座翻译成中文 , 译本最终由中国的权威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 , 我在研究西方历史的过程中也喜欢关注中国历史 。 不论是西方历史 , 还是中国历史 , 我和我的同仁们都很重视历史演进中的变革性与延续性 。 近四十年来多次到访中国、与中国几代学人交往的经历 , 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变革”与“延续”的鲜活与奇妙 。 1980年 , 我初次来中国时 , 南京虽然是一座大城市 , 但大街上几乎没有私人汽车 , 也没有出租车 , 基本上人人都骑自行车 。 市区也没有售卖外国货物的商店 , 饭店很少 , 男女穿着风格一样的衣服 , 朴素而简单 。 因为食物和营养较为单一 , 那时的我在南京生活了一个月后体重下降了很多 。 但近些年每次来中国 , 我几乎都会因食物太过丰富而增重很多 。 大家都知道 , 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经历了伟大的变革 , 世界历史上没有哪个国家曾在三四十年之间发展如此迅速 。 1980年的中国比英国贫穷很多 , 人口是英国人口的50倍 , 而如今 , 人口是英国20多倍的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今天的南京 , 不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大学校园风貌 , 已与纽约、伦敦、巴黎和柏林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差别不大 。

与此同时 , 我也很高兴地看到 , 中国人保留甚至重建了体现历史延续性的很多东西:不仅重修了寺庙、古镇 , 保护着传统文化 , 而且修建了世界一流的博物馆 ,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之一 。 时代在前进 , 中国人也很珍视传统 。 今天的中国在向全世界开放 ,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可以走出国门并回国造福于自己的同胞 。 世界各国也在学习中国 , 中国与外部世界进行着双向的交流 。 在中国的出国留学人员不断增多的同时 ,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在走进中国 , 观察学习 。 我和我的中国友人、学生相互间的交流和往来就是例证之一 。

东南大学的系列讲座围绕我研究和关注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 , 选取的六个主题旨在让受众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到 , 大不列颠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外部世界发生关联、并依然影响着当今世人生活的历史与现实 。

讲座一主要阐释1215年英格兰国王与其贵族封臣签订的一项协议《大宪章》为什么在后续几个世纪中可以发挥作用 , 甚至在现代世界依然留有印记 。 尽管封建制度已经解体 , 但后人总是根据自身需要重新解读和利用《大宪章》 , 将其当作一种对抗强权的政治宣传工具 , 不断地编造捍卫自由的神话 , 以至于如今的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它的回响 。 讲座二旨在阐释1688年革命与大不列颠日益强大 , 继而成为世界近代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化国家的过程 。 其实1688年革命并非如以往人们所说的那样温和 , 它充斥着血腥和暴力 。 革命的发动者们的确终止了不列颠群岛范围内的专制王权 , 建立了议会君主制 , 但革命之后大不列颠的强大却并非是革命者们有计划地促成的 。 直接催生不列颠后续经济和社会变革的 , 乃是革命后开始的对法战争 , 而非1688年革命本身 。 因此也可以说 , 政治革命有时会产生其发动者意想不到的结果 。 18世纪大西洋世界发生的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说明这一点 。

我在讲座三和讲座四中分别探讨了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 , 但重点依然是讲述大不列颠与这两场革命的关联 。 美国革命在最初是北美殖民地反抗不列颠政府、争取充分自治的斗争 , 但革命的结果却不单单是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组建了一个新生的国家 。 这个新生国家吸收不列颠制度文化的有益成分 , 建立起一套有别于不列颠的美利坚制度 , 以至于今天英美两国的政治文化依然是共性与差异并存 。 在美国革命中 , 欧洲强国法兰西曾协助北美殖民地对抗不列颠 , 这也是大不列颠输掉这场战争的原因之一 。 然而 , 战争结束后 , 不列颠经济迅速恢复 , 很快在世界其他地方开拓了新的殖民地 , 而法国虽然赢得了战争胜利 , 但国民经济濒临破产 , 政治危机与社会危机并发 , 最终在1789年爆发了大革命 。 法国大革命不仅在欧洲大陆引发了动荡 , 而且对不列颠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也造成了威胁 。 革命期间 , 不列颠出现了一场针对法国大革命的思想论战 , 支持和反对法国大革命的两个阵营通过演说、出版著述等方式参与争论 , 不列颠人发明了一种巧妙刻画当时国内形势的艺术品——政治漫画来宣传各自的观点 , 攻击对方的立场 。 运用漫画来搞政治宣传不仅成为法国大革命期间不列颠思想文化动向的一大特色 , 而且经不列颠人首创后 , 很快流传到其他国家 , 如今成为世界各地都很常见的现象 。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 , 虽然工业革命已经开始 , 但当时的不列颠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农业经济占主导 , 政治与社会的权力主要由土地阶层控制 。 但随着工商业、金融业的不断发展 , 以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商业界新富阶层为主的中等阶级开始要求政治权利 , 这与19世纪早期国内政治演变中的其他因素共同导致了1832年的不列颠议会改革 。 我的第五个讲座便是从这场改革切入的 。 1832年改革让相当一部分中等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 导引了不列颠人的后续政治变革 , 使民众参与政治的基础不断扩大 , 让不列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真正走上了民主道路 , 以至于今天的不列颠人总觉得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全世界自由民主制度的范本之一 。 其实 , 不列颠的制度并非其所宣扬的那么美好 。 西方的自由民主有时也会引发政治与社会危机 , 今天的英国脱欧问题就是一个例证 。 我的最后一个讲座“大不列颠与欧洲联盟:过去与现在”即与此相关 。 不列颠群岛与欧洲大陆的历史与现实关系非常复杂 , 今天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所涉及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更是格外令人难解 , 但如此复杂而重要的问题却交由民众用“留下”或“离开”——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来解决显然是不合适的 , 其结果是让英国脱欧问题陷入目前世人所知的僵局中 。 近期媒体报道的英国脱欧难题不仅让英国的政客和普通民众心痛头疼 , 而且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大概也会感到非常困惑 。 可见 , 西式的民主自由也有危险的一面 。

研究和关注历史 , 我们当从过往的历史事实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 也应该明白 ,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完美的 , 也没有哪个民族和国家可以孤立地生存和发

展 , 不同国家和地区应该相互借鉴彼此文明的有益成分 , 相互依存 , 造福世界 。

(本文节选自《大不列颠与古今世界》中译本序言)

作者简介:

H. T. 狄金森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 爱丁堡大学终身教授 , 曾任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副主席、英国历史学会主席 。 他学术造诣深厚 , 在十八世纪英国历史、英国宪政史、英国政治思想史等领域成果斐然 , 代表作有《十八世纪英国的大众政治》《自由与财产:十八世纪不列颠的政治意识形态》《英国的激进主义与法国大革命》等 。 他1980年开始与中国学界建立联系 , 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大力协助中国世界史学科发展的西方学者 , 与不列颠史及英联邦国家史领域几代中国学人交谊深厚 , 在中英两国历史学界近半个世纪的交往中留下了鲜明的足迹 。


英国著名史学家狄金森带您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大不列颠

英国著名史学家狄金森带您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大不列颠// //

目 录

序 言

第一讲 《大宪章》及其在现代世界中的回响

第二讲 “光荣革命”与大不列颠的强国之路

第三讲 大不列颠与美利坚:历史联系与现实差异

第四讲 法国大革命与不列颠的思想文化动向

第五讲 1832年以来不列颠政治制度的变革与延续

第六讲 大不列颠与欧洲联盟:过去与现在

译后记

内容简介:

《大不列颠与古今世界》系国际知名学者、英国历史学家狄金森教授于2017年在东南大学的讲座实录 , 共六讲 。 这些系列讲座基于详实的史料考证与严谨的学理分析 , 内容涉及的历史时段较长 , 由中世纪跨越到当代 , 涵盖的地域范围甚广 , 以不列颠群岛内外政治文化与国族关系的演变为主线 , 阐释了《大宪章》产生以来的八百余年中 , 大不列颠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 读者从中可深入地了解到 , 大不列颠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外部世界发生关联,并依然影响着当今世人生活的历史与现实 。  


英国著名史学家狄金森带您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大不列颠

英国著名史学家狄金森带您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大不列颠// //


英国著名史学家狄金森带您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大不列颠

英国著名史学家狄金森带您在世界历史时空中理解大不列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