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摘要:

在古代的商品交易活动中 , “牙人”与“牙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这一特殊行业的产生、发展和衰落 , 折射出了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 。

正文:

在明代著名的传奇小说《醒世恒言》当中 , 有这样一段情节: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

如果有从事商贸行业的朋友看到这个场景 , 大约不会陌生——在这段情节当中 , 在施复与客商之间撮合交易的这位“主人家” , 实际上扮演的就是当今“经纪人”的角色 。 只不过在古代 , 这些人被称作“牙人” , 而他所开的这家店 , 就是“牙行” 。

牙人这一名称是如何而来的呢?古人认为 , 在唐代 , 这些人本来被称为“互郎” , 由于“牙”、“互”字形相近 , 传抄之时以讹传讹 , 逐渐演变成了“牙人”: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

而到了近代 , 许多学者又认为“牙人”之名是从官府的“牙旗”而来:由于古代商品交易中 , 这些经纪人往往由官府人员担任 , 因此后世便用官府的“牙旗”作为他们的代称 。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

牙旗

这些说法各有各的道理 , 但在民间说法中 , 所谓“牙人” , 就是靠着一张嘴在买卖双方之间混饭吃的人物 , 只有“伶牙俐齿”的人 , 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 这个解释虽然有望文生义之嫌 , 但的确一针见血地道出了这个行业的本质 。

一、“牙人”与“牙行”的起源

虽然“牙人”这一称谓多见于明清小说之中 , 但这一行业却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初具雏形了——

春秋战国时期 , 牛、马作为重要的农业和战争资源 , 在商品交易市场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 而在买卖的过程中 , 对牛、马的品种、体质等做出评断 , 就成为了交易能否成功的关键 。

因此 , 为了适应交易双方的需求 , 在这一时期 , 就出现了专门评估牛、马等级的中间人 , 我们所熟知的“伯乐”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

到了唐代 , 随着外国客商的不断涌入 , 买卖双方的交流沟通不便成为了约束商业贸易发展的大问题 。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 在中外客商云集的“互市”上 , 出现了“互市牙郎”这一角色 , 专门负责中外客商之间的交流沟通 , 并演化出了“牙子”、“牙保”等俗称 , 至今 , 在甘肃一带仍然保留着这样的称呼 。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

安禄山、史思明年轻时都曾做过互市牙郎

从两宋时期开始 , 牙人被纳入了官府的统一管理当中 。 在这一时期 , 要想成为牙人 , 必须要从官府中领取营业执照——“付身牌” , 才能取得从业的资格 。 另外 , 在宋朝与辽国、西夏的边境贸易和管理外商贸易的市舶司中 , 还存在着许多具有官方身份的牙人 , 被称作“牙侩”、“舶牙” , 这些人不仅仅是交易中间人 , 同时也是最基层的边贸管理人员 。

随着牙人从业者的不断增加 , 在这一时期 , 各类史料中开始出现了“牙行”的说法 。 自此以降 , 直到明清时期 , 牙行作为中介机构 , 在商品贸易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 。

二、明清时期的牙行

明清以来 , 随着税收制度的改革 , 政府逐渐从征收实物向征收货币过渡 , 使得广大农民需要通过贸易将自家的农产品转化为货币 , 从而直接推动了商品贸易的极大发展 。 乘借着这一政策 , 这一时期的牙行也得到了极佳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

明代市场

从明代初期开始 , 随着商品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 牙行开始分化为得到政府批准而设立的“官牙”和私人秘密经营的“私牙”两类 。 这些牙行遍布社会的各行各业 , 并得到了买卖双方的普遍认可 。

这一时期 , 牙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被称为“坐庄”——牙行主在牙行内等待客人上门 , 或替人代买、或替人代卖 , 有些资金雄厚 , 经营规模较大的牙行主甚至外出收货 , 之后再进行转手交易 , 由“中介人”转变成为了“中间商”的角色 , 牙行也就成为了现今百货商场的雏形 。

在经营货物中介、买卖的同时 , 许多大的牙行也开始实行多种化经营:客商前来收购货物 , 需要一定的时间 , 他们就为其提供饮食、住宿服务;客商收购的货物 , 需要地方储存 , 他们便增建仓库 , 开展货物存放业务;客商做完了交易 , 准备启程返回时 , 他们便帮助客商雇请车船、骡马、人工 , 客商虽然要另付一部分中介费用 , 然而由于牙行能够保证运输环节的安全 , 这些客商也往往欣然接受......可见 , 明清时期的牙行 , 已经成为商品贸易中最重要的中转环节 , 在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

明代运输队伍

在此之外 , 牙行还有几项重要的任务:

——向当地政府报告客商往来情况 。 明朝政府规定 , 牙行要对前来进行交易的客商姓名、人数、籍贯、货物情况、抵达和启程的时间等重要信息进行详细记录 , 每月交付地方政府备查 。

——代收商品税款 。 在《明会典》、《明世宗实录》等史料中 , 都曾经记载过牙行代收商品税的比例:

——监督铜、铁、粮食等战略资源的走向 。 为了防止铜、铁、粮食等资源外流 , 清朝时期规定 , 凡是商人跨省买卖、运输此类物资时 , 参与交易的牙行必须为其出具担保 , 并由当地政府审批之后才可进行贸易 。

此外 , 牙行还要协助官府监督市场上标准“度量衡”用品的使用情况以及监察物价波动信息等 。 可以这样说 , 这一时期如果想要保证商品交易市场的正常秩序 , 牙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 明清时期牙行的从业人员也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 虽然在这一时期 , “车船店脚牙”的社会地位仍然极低 , 但由于牙行获利较丰 , 许多人依然趋之若鹜 。 根据乾隆年间《钦定户部则例》记载 , 当时仅苏州一地 , 登记在册的“官牙”数量就达到了14224家 , 可见从业者规模之大 。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

展厅:明清时期太仓牙行发展

三、牙行的衰落

进入清朝中后期 , 随着各地政府对于牙行约束的逐渐松弛 , 牙行开始由提供交易信息和场所的服务方转而成为具有垄断性质的机构 。 在这种情况下 , 它就成为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 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 。

在这一时期 , 各地商人为了避免牙行的盘剥 , 纷纷开始组织同乡行会、会馆 , 之后逐渐演变成了大型商号 。 同时 , 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进步 , 原本分散的交易市场逐渐集中起来 , 商人们在市场上能够轻易的了解商品信息 , 牙行的经纪中介作用开始逐渐被取代 。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古代的经纪公司——“牙行”的源流、演变和兴衰// //

民国时期绍兴商会会员合影

除此以外 , 随着外国资本的进入 , 许多西式商行、公司纷纷建立 , 迅速挤占了许多本地商户的生存空间 , 而依附于本地商户而存在的牙行 , 也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

牙行因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兴旺 , 最终又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而逐渐消失 , 它的历史 , 折射出了整个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 。

参考文献:《醒世恒言》

《谈苑》

《南村辍耕录》

《宋会要》

《明会典》

《明世宗实录》

《钦定户部则例》